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桃源行》

译文在明月的清光下松树影笼罩人们的房屋门厅,一片宁静祥和,早晨太阳出来云山悠悠,山下鸡鸣犬吠,一派喧闹的景象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夜晚和白昼两幅诗情画意的图面,展现出桃花源里人们安详繁荣的美好生活,反映了诗人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田园山居图,可以拆解成两个镜头来理解:

前半句"月明松下房栊静"是静景特写: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洒落,照着屋檐下安静的小屋。"松"和"房栊"的搭配既显清雅,又带着隐士居所的禅意,月光给整个画面蒙上一层温柔的银纱,让人仿佛能听见露珠从松针滴落的声音。

后半句"日出云中鸡犬喧"突然切换成热闹的晨景:朝阳穿透云层,山间雾气未散时,鸡鸣狗吠声已此起彼伏。这里用"云中"制造出仙境般的朦胧感,而"鸡犬喧"又立刻把画面拉回烟火人间,形成有趣的对比。

精妙之处在于诗人用昼夜交替的瞬间,通过光影变化(月→日)和声音对比(静→喧),把山居生活写得既超脱尘世又不失生活气息。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,两个看似相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,反而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: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,连鸡犬的喧闹都成了令人向往的宁静生活的一部分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