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郭轩楹敞,无村眺望赊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开阔宁静的田园画面,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。
"去郭轩楹敞"说的是远离城郭的屋舍宽敞通透。"去郭"指离开喧闹的城区,"轩楹"代指房屋的柱廊结构,"敞"字既写实又传神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穿堂而过的清风和毫无遮挡的阳光。五个字就勾勒出一个与尘世保持距离的隐居之所。
"无村眺望赊"进一步拓展视野:眼前没有村落遮挡,视线可以自由地延伸到远方。"赊"字用得极妙,本指距离遥远,在这里却让"远望"这个动作带上了闲适的韵律感,就像目光能随着云彩慢慢飘向天际。
诗人没有使用任何华丽辞藻,仅用十个字就完成了三个层次的构建:先是空间上的疏离感(远离城市),再是居所本身的开放性(建筑通透),最后是视野的无限延伸(望得远)。这种由近及远、由实到虚的笔法,让读者在简练的文字中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,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