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紫虽被体,不如早还乡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,传递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生活道理:表面风光不如内心安宁。
“青紫虽被体”可以理解为“即使穿着华贵的官服”(青紫色在古代象征高官显爵),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。但后半句“不如早还乡”直接转折——这些外在的荣耀,都比不上早日回到简单自在的家乡生活。
诗人用“穿衣”这个日常动作作比喻:官服再贵重,终究是披在身上的装饰;而回乡是回归本心,是卸下所有社会面具后的轻松。这种对比揭示了:
1. 物质成就的局限——再高的地位也难换真正的幸福
2. 精神家园的珍贵——平凡的生活反而让人踏实
3. 人生选择的标准——外在评价不如内心感受
就像现代人常说的“锦衣夜行不如粗茶淡饭”,这句诗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,因为它戳中了人性永恒的困惑:我们究竟该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,还是自己内心的满足?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