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石壕吏》

译文老翁越墙逃走,老妇出门查看。

注释逾:越过;翻过。走:跑,这里指逃跑。

赏析此句通过老翁与老妇的动作,表现出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,以及昼夜不安的忧心心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逃难场景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乱世中小人物的惊慌与无奈。

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:白发老头听到官兵抓人的动静,慌得连大门都来不及走,手忙脚乱翻墙逃跑;腿脚不便的老太太只能颤巍巍走到门口张望。两个动作形成鲜明对比——老头"逾墙"的狼狈与老妇"出门"的迟缓,背后藏着说不尽的辛酸。

诗人没有直接写战争多残酷,而是通过这对老夫妻条件反射般的反应,让我们看到普通百姓在灾难面前的生存智慧。老头翻墙的敏捷反衬出他内心的恐惧,老妇的"看"字更值得玩味——既是查看危险,也透露出老人家对家园本能的守护。短短十个字,既有画面感,又埋着深沉的时代悲剧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