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似东坡老,白首忘机。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八声甘州·寄参寥子》
译文谁像我苏东坡,到白首之年,淡忘了仕进的机会。
注释忘机: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。
赏析词人此时时年五十六岁,垂垂老矣,故自谓“白首”,“机心”,指机诈权变的心计,忘机,则泯灭机心,无意功名利禄,展现出词人超尘绝世、淡泊宁静的心境。
现代解析
这句“谁似东坡老,白首忘机”用大白话讲,就是在夸苏东坡活出了别人达不到的境界——年纪大了,头发白了,却像孩子一样单纯,把算计、烦恼全抛掉了。
“忘机”是点睛之笔,字面意思是“忘记心机”。现代人整天焦虑升职加薪、买房买车,活得紧绷绷的;而苏东坡晚年被贬到海南,穷得吃野菜,却写诗说“报道先生春睡美”,连害他的政敌都气得跳脚——这种把苦难活成笑话的本事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,挨了打反而哈哈大笑,旁人根本看不懂。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反差感:普通人觉得老了就该安分守己,可苏东坡偏要“老来俏”,越老越通透。就像现在有人退休后跑去学跳舞、搞直播,活得比年轻人还嗨——这种“白发少年心”的生活态度,才是让人羡慕的地方。
苏轼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