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崩路绝猿鸟去,惟有乔木搀天长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》

译文崖高险绝,猿鸟不度,乔木破空。

注释搀:刺,直刺。

赏析此句意境雄浑苍凉,尽显乔木高耸入云之态,以乔木之恒常,反衬世事无常与天地永恒,给人以深沉的震撼与思索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险峻山林的画面,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:

山崖崩塌后,连猿猴和飞鸟都无路可走,只剩下高大的树木像要刺破天空似的生长着。这里用"崖崩路绝"四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山势的险恶——不是普通的陡峭,而是连动物都难以生存的绝境。最妙的是"搀天"这个说法,把树木拼命向上生长的姿态写活了,就像瘦高的孩子踮着脚想够着天花板一样,让人直观感受到古树参天的震撼。

诗人没有直接说"树很高",而是用"乔木搀天"这样动态的比喻,让静止的景物有了生命力。这种写法既保留了自然景观的真实感,又赋予了诗意化的想象空间,就像用手机拍风景时突然加了个艺术滤镜,让普通的画面瞬间有了故事感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