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辞穿线月,花入曝衣楼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秋夜场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"喜鹊趁着月光穿过针线飞走,秋花随风飘进了晾晒衣裳的楼台。"诗人用两个精巧的画面串联起秋日的民俗活动:
1. "鹊辞穿线月"暗含古代七夕习俗——女子月下穿针乞巧。月光如银线,喜鹊穿梭其间,既写实景又暗喻传说中鹊桥相会的浪漫。
2. "花入曝衣楼"展现唐代七月晒衣防潮的节令传统。秋风将花瓣吹进晾衣的阁楼,为日常劳作增添诗意,暗示时节更替。
全句妙在将民俗活动自然融入景物:月光有了针线的质感,晒衣楼成了花瓣的归宿。不用直接写人,却通过"穿线""曝衣"让读者感受到人间烟火气。这种将生活细节诗化的手法,让平凡场景焕发出隽永的美感。
李贺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