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曰:在德不在鼎。

出自 先秦 左丘明 《王孙满对楚子》

  楚子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雒,观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。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

  对曰:“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牧,铸鼎象物,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。故民入川泽山林,不逢不若。螭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用能协于上下,以承天休。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,载祀六百。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。德之休明,虽小,重也。其奸回昏乱,虽大,轻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厎止。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。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: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权势象征,而是内在的品德修养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鼎"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(好比现在的奖杯、勋章),但说话人一针见血指出,这些华丽的东西并不是关键。
2. "德"代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、处事原则,这才是决定成败的根本。就像现在说"人品比头衔更重要"。
3. 这句话用对比手法,把看得见的"鼎"和看不见的"德"放在一起,形成强烈反差,让人瞬间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钱的。

这种智慧放在今天依然适用:
- 公司领导力不在于办公室大小,而在于能否赢得员工信任
- 社交网络上粉丝数不如真诚待人的品格
- 考试成绩远不如踏实求学的态度珍贵

简单八个字道破了千古不变的真理:外在的荣誉会褪色,内在的修养才是永恒的价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