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人谓仍是本豆,欲入水取之。

出自 《车翻豆覆》

  隋时有一痴人,车载乌豆入京粜之,至灞头,车翻,复豆于水,便弃而归,欲唤家人入水取。去后,灞店上人竞取将去,不复遗余。

  比回,唯有科斗虫数千,相随游泳。其人谓仍是本豆,欲入水取之。科斗知人欲至,一时惊散。怪叹良久,曰:“乌豆,从你不识我而背我走去,可畏我不识你而一时着尾子。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看到水里有豆子(本豆),以为还是自己原来的那些豆子,就想下水去捞回来。

精髓在于两点:
1. 执念的荒谬:豆子掉进水里早就泡烂或冲走了,怎么可能还是“原来的豆子”?这人却固执地认为东西没变,白费力气去捞,显得很可笑。就像生活中有人对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,却忽略现实早已改变。
2. 对“不变”的妄想:他用“仍是”这个词,暴露了人总希望事物永恒不变的幻想。实际上,时间、环境都在流动,强求“不变”只会徒增烦恼。

魅力在于画面感:短短一句话,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固执又糊涂的形象,让人联想到现实里类似的行为,比如沉迷过去、拒绝接受变化的人。这种用小事讲道理的写法,既生动又深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