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叹良久,曰:乌豆,从你不识我而背我走去,可畏我不识你而一时着尾子。

出自 《车翻豆覆》

  隋时有一痴人,车载乌豆入京粜之,至灞头,车翻,复豆于水,便弃而归,欲唤家人入水取。去后,灞店上人竞取将去,不复遗余。

  比回,唯有科斗虫数千,相随游泳。其人谓仍是本豆,欲入水取之。科斗知人欲至,一时惊散。怪叹良久,曰:“乌豆,从你不识我而背我走去,可畏我不识你而一时着尾子。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:

一个被朋友背叛的人,对着乌豆(可能指代背叛者)发出感叹:"乌豆啊,当初是你不认识我的真心才背叛我离开,但更可怕的是——如今我也不认识你了,结果反而被你反咬一口。"
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乌豆"这个看似普通的称呼,暗指背叛者,既保留体面又暗含讽刺
2. "不识我"和"我不识你"形成巧妙对比,展现人际关系中认知的变化
3. "着尾子"(被反咬)这个生动比喻,形象描绘了遭背叛又被倒打一耙的处境
4. 通过食物(乌豆)的意象,把深刻的世态炎凉说得通俗易懂

本质上是在说:人际交往中最可怕的不是被陌生人伤害,而是曾经亲密的人变得陌生后,反而给你造成更大伤害。这种"熟悉的陌生人"带来的背叛,往往最令人痛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