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篱茅舍,淡烟衰草孤村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点寂寥的乡村图景,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远的意境。
"竹篱茅舍"四个字直接勾勒出乡村的朴素生活:竹子围成的篱笆,茅草盖的屋顶,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,却透着自然和谐的气息。这种居住环境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、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。
"淡烟衰草孤村"进一步丰富了画面:袅袅升起的炊烟显得稀薄朦胧,枯萎的野草显示出季节的萧瑟,而"孤村"二字既点明了地点的偏僻,又暗含了一丝孤独感。这里的"孤"不是凄凉,更像是一种超然世外的清净。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最普通的乡村元素(篱笆、茅屋、炊烟、野草)组合出诗意
2. 通过"淡"、"衰"、"孤"等字眼营造出清淡悠远的氛围
3. 没有任何直接抒情,却能让读者感受到隐居者淡泊宁静的心境
就像用铅笔勾勒的速写,虽然只有简单几笔,但留白的部分反而给人无限想象空间,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气息,听到远处的犬吠,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。
白朴
白朴(1226—约1306) 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朴,字太素,号兰谷。汉族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附近),后徙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县),晚岁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终身未仕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曲作家、杂剧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。代表作主要有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墙头马上》、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