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郎漾舟迷远近,花间相见因相问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渔村场景,读起来像一幅水墨动画:
渔夫划着小船在河道中穿行,水面雾气朦胧让他辨不清方向("漾舟迷远近")。忽然穿过一片花丛,遇见其他渔民,双方自然熟络地打招呼寒暄("花间相见因相问")。短短十四个字里藏着三重妙处:
1. "迷远近"用得巧妙,既写实(河道纵横难辨方向)又写意(渔人悠然自得的心境),让人联想到"醉翁之意不在酒"的闲适。
2. "花间相见"四个字突然点亮画面,仿佛镜头从朦胧水雾切换到明媚花丛,粉白的花枝与粗犷的渔夫形成有趣反差。
3. 最妙的是"因相问"这个细节,不用写具体对话,就让我们听见了熟悉的乡音:"今早鱼情怎样?""东边河道水草多哩!"这种充满烟火气的默契,比任何风景描写都更动人。
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拍vlog:先给个雾气缭绕的河面全景,再推进到船头特写,最后收尾在渔民笑着打招呼的瞬间。古人用文字做到了镜头语言的效果,这是经典永流传的秘密。
王安石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