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霞开宿雾,众鸟相与飞。
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咏贫士·其一》

万族各有托,孤云独无依。
暧暧空中灭,何时见馀晖。
朝霞开宿雾,众鸟相与飞。
迟迟出林翮,未夕复来归。
量力守故辙,岂不寒与饥?
知音苟不存,已矣何所悲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自然画卷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鲜活的生命力。

"朝霞开宿雾"像镜头缓缓拉开:清晨的太阳刚露头,红彤彤的霞光像一把柔软的刷子,轻轻拨开笼罩整夜的雾气。这里用"开"这个动词特别巧妙,让人仿佛看到雾气像舞台帷幕般被霞光温柔掀开,整个天地从沉睡中苏醒的过程。

"众鸟相与飞"紧接着呈现动态画面:无数鸟儿像是约好了一样,在晨光中结伴起飞。这里的"相与"(一起)二字最有趣,把鸟儿拟人化了——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飞,而是像老友相约晨练般默契,翅膀拍打的声音仿佛在互相打招呼。

这两句的精妙在于:只用10个字就完成从静到动的转换,就像看短视频一样流畅。前句是温柔的慢镜头(霞光驱雾),后句突然切换成快镜头(百鸟齐飞),这种节奏变化让人感受到清晨特有的生机。更难得的是,虽然没直接写人的活动,但透过鸟儿的欢快,我们自然联想到农人开始劳作、学子准备晨读的生活场景,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