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空裴回,天边迷处所。

出自 唐代 孟浩然 《送辛大之鄂渚不及》

送君不相见,日暮独愁绪。
江上空裴回,天边迷处所。
郡邑经樊邓,山河入嵩汝。
蒲轮去渐遥,石径徒延伫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上徘徊,望着远方天际迷失方向的画面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极强
就像电影镜头一样,短短十个字呈现了立体场景:近处是流动的江水,中间是孤独的小船,远处是朦胧的天际线。特别是"空裴回"(空空荡荡地来回飘荡)这个动态描写,让读者仿佛能看见小船随波摇晃的样子。

2. 双重迷失
表面写的是地理上的迷失(找不到靠岸的地方),更深层是心理上的迷茫。诗人用开阔的江天反衬人的渺小,当人处在浩渺自然中时,很容易产生对人生方向的思考。这种"找不着北"的感觉,现代人面对重大选择时也会感同身受。

3. 留白艺术
诗句像一幅水墨画,故意不说明人物身份、徘徊原因。可能是游子思乡,可能是官员贬谪,也可能是单纯的旅途即景。这种空白让不同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经历,就像我们看着云彩时,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事投射进去。

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它不需要直接说"我好迷茫",只是展现一个画面,就能让人产生共鸣。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