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目尽妨人作乐,几时归得钓鲵桓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世俗喧嚣的场景,人们都在忙着寻欢作乐,而诗人却向往着归隐垂钓的宁静生活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1. 画面感强烈
前半句"举目尽妨人作乐"像镜头扫过热闹的街市,到处都是饮酒作乐的人群,这种喧闹反而成了负担。"妨"字用得巧妙,暗示热闹场面令人烦躁。后半句突然切换到溪边垂钓的静谧画面,形成强烈反差。
2. 现代人共鸣
就像今天很多人厌倦了应酬聚会,只想宅家独处一样。诗人用"几时归得"四个字道出了都市人的共同心声——明知简单的生活最可贵,却总是被世俗牵绊。
3. 留白艺术
没有直接说讨厌社交,却说想钓鱼;不说现实多无奈,只问"什么时候才能"。这种含蓄表达让读者自己体会言外之意,比直接抱怨更有味道。就像我们现在说"好想辞职回老家种地",其实是对现状的委婉吐槽。
这种通过对比来表达人生选择的写法,既生动又有思考空间,所以能流传至今。本质上是在讨论永恒命题:如何在热闹世界守护内心的宁静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