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来限于役,未暇息微躬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的意思是:“我来到这里是因为公务在身,没有时间让自己停下来休息。”
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表达了一种身不由己的忙碌状态。“限于役”说明他是被工作或职责束缚的,并非自愿奔波;“未暇息微躬”则透露出疲惫和无奈,连稍微歇一歇的空闲都没有。
它的魅力在于真实——没有夸张的抱怨,只是平静陈述生活的常态。许多人读到这句,会联想到自己为工作、家庭忙碌的身影,产生共鸣。同时,“微躬”二字带着谦逊,诗人不强调自己的辛苦,反而用“小小的身体”轻描淡写,显得含蓄而克制。
这种诗句之所以经典,正是因为它用最朴实的语言,戳中了古今共通的生存体验:成年人的世界,总有不得不扛起的责任,和不得不放下的休息。
孟浩然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