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晓因兴来,乘流越江岘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晨乘船顺流而下的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悠然自得的意境。
"清晓因兴来"说的是:天刚亮时,诗人突然来了兴致。这里"兴"字很妙,不是刻意安排的出游,而是一时兴起,这种随性而为的感觉让整个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就像我们周末早上突然想出门散步一样自然。
"乘流越江岘"勾勒出小船顺流而过的动态:不用费力划桨,只是随着水流轻松前行,两岸青山(岘指山岭)缓缓向后退去。一个"越"字让静止的山水活了起来,仿佛能看见小船像一片树叶般轻盈地滑过水面。
整句诗的魅力在于用十个字就构建出立体画面:有时间(清晨)、有动机(一时兴起)、有动作(顺流行船)、有景物(江和山),还暗含着诗人惬意的心情。这种不刻意雕琢的自然之美,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。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好照片,真实生动反而比精心摆拍的更有味道。
孟浩然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