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舟天际常回首,从此频书慰断肠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和答元明黔南赠别》

万里相看忘逆旅,三声清泪落离觞。
朝云往日攀天梦,夜雨何时对榻凉。
急雪脊令相并影,惊风鸿雁不成行。
归舟天际常回首,从此频书慰断肠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游子乘船远行时频频回望故乡的场景,以及他希望通过书信慰藉思念之情的心理活动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归舟天际常回首"——就像一个人坐船离开时,船越走越远,却忍不住一次次回头张望,直到船影消失在天边。这个动作生动展现了人对家乡的眷恋不舍。

2. "从此频书慰断肠"——离开后,只能靠多写信件来缓解思念带来的痛苦。"断肠"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深,就像肝肠寸断般难受。

整句诗的魅力在于:
- 用"回首"这个具体动作,让抽象的离愁变得可见可感
- "频书"与"断肠"形成对比,突显了书信对游子的重要性
- 短短十四个字就完整呈现了离别时的场景和后续的思念
- 即使现代人读来,也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离家时的类似体验

这种将深沉情感融入日常细节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