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道虽异门,云林颇同调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简单的大白话来说就是:儒家和道家虽然走的路线不同,但到了山水自然里,两家的精神追求其实挺像的。
举个例子:
儒家像认真上班的职场人,讲究规矩责任;道家像追求自由的艺术家,喜欢顺其自然。但下班后,职场人和艺术家可能都会选择去公园散步——儒家在自然中修养心性,道家在山水间寻找真谛,这时候他们意外地达成了共识:大自然真是治愈心灵的好地方。
诗人用"云林"(云雾山林)这个意象巧妙揭示:当人们放下理论争执,面对纯净的自然时,不同学派的思想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。就像现代人无论什么职业,看到美丽的晚霞都会忍不住拍照,这种对自然的亲近是人类共通的。
孟浩然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