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亸琼梳,冰销粉汗,南花熏透。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醉蓬莱·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》
望碧天书断,宝枕香留,泪痕盈袖。谁识秋娘,比行云纤瘦。象尺熏炉,翠针金缕,记倚床同绣。月亸琼梳,冰销粉汗,南花熏透。尽是当时,少年清梦,臂约痕深,帕绡红皱。凭鹊传音,恨语多轻漏。润玉留情,沈郎无奈,向柳阴期候。数曲催阑,双铺深掩,风镮鸣兽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感官美感的画面,用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意象传递细腻的情感:
1. 视觉与触觉的交融
"月亸琼梳"像在说:月亮低垂如女子发间斜插的玉梳,清冷的月光仿佛有了玉石的温润质感。这里将月光实体化,让人能想象到月色流淌在发丝间的画面。
2. 生动的生命气息
"冰销粉汗"用冰融化比喻汗水渗出,既写出夏夜的闷热(连冰都热化了),又通过"粉汗"这个细节暗示这是位妆容精致的女子,汗珠都带着脂粉香。比直接说"流汗"更富有诗意。
3. 嗅觉的魔法
"南花熏透"不是简单说花香,而是用"熏透"二字让人感觉花香已经浸透了空气、衣裳甚至皮肤,就像被香气腌制过一般。这种通感手法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那股浓郁的花香。
全句妙在:
- 用"玉梳/冰/粉"等精致物件构建雅致氛围
- 通过"月亮出汗/花香腌人"这种非常规搭配制造新奇感
- 短短15字就调动了视觉(月光)、触觉(汗湿)、嗅觉(花香)三重感官
- 看似写景,实则通过环境细节暗示人物的存在(梳子暗示女子,粉汗暗示妆容)
就像用文字拍电影,每个词都是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,让读者在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夏夜美人纳凉的唯美画面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