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坐自倾彭泽酒,思归长望白云天。

出自 唐代 孟浩然 《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》

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。
醉坐自倾彭泽酒,思归长望白云天。
洞庭一叶惊秋早,濩落空嗟滞江岛。
寄语朝廷当世人,何时重见长安道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饮酒、思念家乡的画面,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情感。

"醉坐自倾彭泽酒"说的是诗人独自坐着,自斟自饮来自彭泽的美酒。"彭泽酒"暗指陶渊明(他曾任彭泽县令),这里借指隐士生活。一个"自"字透露出孤独感,而"醉"不仅是酒醉,更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或释怀。

"思归长望白云天"写诗人望着天上的白云,长久地思念家乡。白云在中国古诗中常象征自由、故乡或归隐。这个画面非常生动——一个人抬头看云,思绪却飘向远方,云成了连接现实与思念的桥梁。

两句诗通过"独饮"和"望云"两个日常动作,把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思乡的惆怅完美结合。没有直接说"我多愁",而是用喝酒、看云的具体场景让读者自己体会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的魅力——用简单的事物承载复杂的情感,既真实又富有诗意。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