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间泉落山厨静,塔下僧归影殿空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开圣寺》

路分谿石夹烟丛,十里萧萧古树风。
出寺马嘶秋色里,向陵鸦乱夕阳中。
竹间泉落山厨静,塔下僧归影殿空。
犹有南朝旧碑在,耻将兴废问休公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寺图景,用白话说就是:

"竹林间山泉滴落的声音清晰可闻,显得山中的厨房更加寂静;佛塔下僧人缓步归来,只有空荡荡的佛殿倒影相伴。"

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声音反衬安静 - 泉水滴答声越清晰,越显得周围安静,就像深夜能听见钟表走针声一样。
2. 用影子表现空旷 - 僧人影子映在空殿里,比直接写"大殿没人"更有画面感,像电影的空镜头。
3. 动静结合 - 泉落是动,山厨静是静;僧归是动,影殿空是静,形成巧妙的对比。
4. 留白艺术 - 不说"孤独""寂寥",但通过空殿、独影让人自然感受到这种情绪,就像水墨画的留白。

这种写法就像用手机拍短视频:特写泉滴声,远景拍僧人小小的身影走向空旷的大殿,不需要加字幕解释,观众自己就能感受到那种出世的宁静感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