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陌蝉声柳市风,驿楼高倚夕阳东。

出自 唐代 韦庄 《关河道中》

槐陌蝉声柳市风,驿楼高倚夕阳东。
往来千里路长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。
但见时光流似箭,岂知天道曲如弓。
平生志业匡尧舜,又拟沧浪学钓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傍晚图景,我们可以拆解成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:

1. 声音与触感的结合
"槐陌蝉声"是听觉——槐树道上知了在嘶鸣;"柳市风"是触觉——柳树集市吹来阵阵凉风。一静一动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先听到蝉鸣,再感受到风拂过脸颊。

2. 空间与光影的构建
"驿楼高倚"展现了一座高耸的驿站楼阁,"夕阳东"点明时间方位——夕阳从东边斜照(可能是特殊地理环境)。这种空间布局让画面有了立体感,像电影镜头从地面树木拉到高处建筑。

3. 动静相宜的意境
前句写地面动态(蝉鸣、风吹),后句写建筑静态(高楼伫立),在夕阳的暖光中达到和谐。蝉鸣暗示夏日燥热,而晚风与夕阳又带来一丝凉意,这种矛盾中的平衡正是诗人捕捉到的生活诗意。

整体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:先特写树上的蝉,镜头拉开展现风中摇曳的柳枝,最后定格在沐浴夕阳的驿站高楼,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片刻宁静。

韦庄

韦庄(约836年- 约910年),字端己,汉族,长安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)人,晚唐诗人、词人,五代时前蜀宰相。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、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。韦庄工诗,与温庭筠同为“花间派”代表作家,并称“温韦”。所著长诗《秦妇吟》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,在当时颇负盛名,与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木兰诗》并称“乐府三绝”。有《浣花集》十卷,后人又辑其词作为《浣花词》。《全唐诗》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