斜山柏风雨如啸,泉脚挂绳青袅袅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具动感的深山风雨图,我们可以拆解为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1. "斜山柏风雨如啸"——听觉冲击
"斜山"二字立刻让读者看到一座被风雨吹得似乎倾斜的高山,山上柏树在狂风中剧烈摇摆。"如啸"用猛兽吼叫来形容风声,让人仿佛听到狂风穿过山林时发出的凄厉呼啸声,整个画面充满压迫感。
2. "泉脚挂绳青袅袅"——视觉奇观
山泉从高处坠落时,水流被狂风撕扯成细丝,像无数条青色的绳索("泉脚挂绳")在空中飘荡。"袅袅"这个叠词既表现水雾轻盈摇曳的姿态,又暗示这些"水绳"随时可能被狂风吹散的脆弱感。
3. 动静结合的震撼
前句用"啸"字制造巨响,后句却用"袅袅"展现细微的动态,这种强烈对比就像电影镜头:先给一个风雨肆虐的全景,再特写瀑布被撕成丝缕的细节。诗人用14个字就让我们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狂暴与精妙。
李贺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