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西伯昌,怀此圣德。
现代解析
“周西伯昌,怀此圣德”这句话用大白话讲,就是在夸一位叫“西伯昌”的周朝领袖(后来的周文王),说他心里装着崇高的品德。
拆解分析:
1. 周西伯昌:
这是个人名,指周文王姬昌。他当时是商朝封的“西伯”(西方诸侯之长),后来他的儿子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,所以后人尊称他这一脉为“周”。
2. 怀此圣德:
“怀”就是心里装着,“圣德”指最高尚的品德。连起来就是夸他:这人从内到外都秉持着仁爱、正直、智慧这些顶级品质。
为什么这句话有魅力?
- 用最简练的话夸人:8个字就把一个领袖的核心形象立住了——不写他多厉害,而是强调他“心里有光”,这种品德的力量比功绩更打动人。
- 暗含历史背景:周文王是儒家眼里的模范君王,这句话背后藏着“仁政得天下”的理念,等于用他做榜样告诉后人:好的统治者该是什么样。
- 现代启示:放到今天,可以理解成对领导者的期待——能力重要,但心怀善意、公正待人的本质更重要。
曹操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