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夜他乡泪,年年为客愁。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早秋客舍》

风吹一片叶,万物已惊秋。
独夜他乡泪,年年为客愁。
别离何处尽,摇落几时休。
不及磻溪叟,身闲长自由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,在孤独的夜晚暗自流泪的场景。"独夜他乡泪"五个字像镜头特写:漆黑的夜里,异乡的屋檐下,一个人偷偷抹眼泪的画面跃然纸上。后句"年年为客愁"像画外音般点破:这种思念家乡的愁苦不是偶然的,而是年复一年缠绕心头的常态。

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击中了两大人类共通情感:一是"独在异乡为异客"的孤独感,离乡背井的人看到月亮会想家,生病时更觉凄凉;二是"时间煎熬"的无奈,"年年"二字让人想到春节团圆饭的缺席、中秋月圆时的形单影只,这种循环往复的愁绪比一次性痛苦更折磨人。

妙在诗人不说"我很想家",而是用"泪"这个具体动作和"年年"这个时间刻度,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辛酸。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"加班到凌晨,泡面又糊了",不直接说辛苦,但看的人都懂。这种含蓄的表达,反而比直白的呐喊更有力量,让人读后心头一颤,想起自己或亲人曾经有过的类似经历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