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无我,明日岂有君?

出自 五代 李煜 《遗吴越王书》

今日无我,明日岂有君?一旦明天子易地赏功,王亦大梁一布衣耳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:“今天不重视我的存在,明天哪还有你的好日子过?”

它背后的逻辑很简单:人与人、群体与群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的。如果一方只顾眼前利益,忽视甚至伤害另一方的合理需求,最终会导致合作破裂,甚至反噬自身。比如:

职场中:老板若长期压榨员工,员工要么消极怠工要么离职,公司最终垮掉。
家庭里:夫妻一方若永远自私索取,感情迟早破裂,双方都是输家。
生态上:人类破坏自然看似“占了便宜”,最终会因环境恶化遭殃。

精髓在于:它用最简短的对话,戳破了所有关系中的“短视陷阱”——别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,否则迟早自食恶果。这种因果逻辑放之四海皆准,所以历经千年仍能引发共鸣。

李煜

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