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见马岭黄沙合,夕望龙城阵云起。

出自 南北朝 卢思道 《从军行》

朔方烽火照甘泉,长安飞将出祁连。
犀渠玉剑良家子,白马金羁侠少年。
平明偃月屯右地,薄暮鱼丽逐左贤。
谷中石虎经衔箭,山上金人曾祭天。
天涯一去无穷已,蓟门迢递三千里。
朝见马岭黄沙合,夕望龙城阵云起。
庭中奇树已堪攀,塞外征人殊未还。
白雪初下天山外,浮云直向五原间。
关山万里不可越,谁能坐对芳菲月。
流水本自断人肠,坚冰旧来伤马骨。
边庭节物与华异,冬霰秋霜春不歇。
长风萧萧渡水来,归雁连连映天没。
从军行,军行万里出龙庭,单于渭桥今已拜,将军何处觅功名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场瞬息万变的壮阔画面,用最朴实的自然景象道出了战争的紧张与无常。

"朝见马岭黄沙合"说的是:清晨站在马岭(边塞要地)上,看到狂风卷起漫天黄沙,天地间一片混沌。这里的"黄沙合"既是写实(西北常见的沙尘暴),也暗喻战争阴云正在聚集,就像沙尘暴来临前压抑的氛围。

"夕望龙城阵云起"则写傍晚远眺龙城(军事重镇),发现战云密布,军队列阵的肃杀之气直冲云霄。"阵云"二字很妙,既指真实的乌云,又让人联想到军队布阵时刀枪如林的场面,用自然现象暗示战争一触即发。

两句通过"朝"与"夕"的时间对比,突出边塞形势变化之快——早上才见风沙,傍晚就现战云。没有直接写厮杀,但黄沙与战云已让读者感受到剑拔弩张的压迫感。这种用环境烘托气氛的手法,比直接描写战争更让人心惊。

卢思道

卢思道(公元531年-583年)字子行。范阳(今河北涿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“北朝三才”之一邢劭(字子才),以才学重于当时,仕于北齐。齐宣王卒,朝臣各作挽歌10首,择善者用之,思道十得其八,时称“八米卢郎”。北齐末待诏文林馆。北周灭齐后入长安,官至散骑侍郎。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