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水塘南三日雨,菜花香过秀州城。

出自 清代 查慎行 《晓过鸳湖》

晓风催我挂帆行,绿涨春芜岸欲平。
长水塘南三日雨,菜花香过秀州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雨后风光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。

前句"长水塘南三日雨"用白描手法交代背景:江南的河塘边连续下了三天雨。这里没有直接写雨势多大,但"三日雨"让人自然联想到绵绵不绝的湿润感,为下文埋下伏笔。

后句"菜花香过秀州城"是点睛之笔:雨水滋润后,油菜花的香气竟然飘过了整座秀州城。这里用"香过"这个动态描写,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像会流动的河水一般,一个"过"字让静止的城池突然生动起来。更妙的是用菜花这个寻常农作物入诗,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,连最普通的菜花香气都变得格外浓郁醉人。

全诗最动人处在于:诗人用最朴实的乡村景物(水塘、菜花),通过雨水的串联,组合出令人神往的江南春景。没有刻意夸耀,只是如实记录眼中所见、鼻中所闻,却让读者仿佛置身雨后江南,闻到那阵穿过城池的油菜花香。这种对平凡生活细节的诗意捕捉,正是古典诗歌"平淡中见神奇"的典范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