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望山头,看乱云急雨,倒立江湖。
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汉宫春·会稽蓬莱阁观雨》

译文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,暴雨倾注,犹如江湖倒泻下来。

注释秦望山: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。

赏析此句直截了当,写登高望远所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自然画面,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
1. 场景的动感
"秦望山头"是观察点,诗人站在高处俯视,看到的不是平静的风景,而是"乱云急雨"——乌云翻滚、暴雨倾盆的动态场景。用"乱"形容云,用"急"形容雨,让读者仿佛听到雨点噼啪砸落的声音。

2. 神奇的比喻
最精彩的是"倒立江湖"这个想象。暴雨倾泻在江面上,溅起的水花白茫茫一片,从高处看就像整个江湖被倒扣过来一样。这个比喻把暴雨的凶猛程度形象化,让无形的雨势变成了可见的奇观。

3. 隐藏的情绪
虽然没直接写心情,但通过"乱""急""倒立"这些词,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震撼。就像我们突然遇到暴雨时的心跳加速,这种借景传情的写法比直白抒情更有力量。

这种写法对现代人也有启发:描写事物时不必平铺直叙,用大胆的比喻和动态的词汇,就能让平凡的场景变得惊心动魄。就像用手机拍暴雨时,找到特别的仰拍角度,普通的雨景也能拍出大片效果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