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瓯已缺总须补,为国牺牲敢惜身!
译文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,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。
注释金瓯:金的盆盂,比喻疆土之完固,亦用于指国土。
赏析其时列强瓜分中国,堂堂礼仪之邦,却是衣冠委地,词人一拍桌案,声音陡然一扬:“为国牺牲敢惜身?”一句反问,慷慨激昂,掷地有声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,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:
"国家领土不完整就必须拼死收复,为了祖国就算牺牲性命也绝不犹豫!"
前半句"金瓯已缺总须补"用金饭碗打比方——金瓯(ōu)原本指珍贵的黄金碗,这里比喻国家疆土。碗缺了口当然要修补,就像国土被侵占必须夺回来,强调维护国家完整的坚定决心。
后半句更直白有力:在为国奉献时,个人生死根本不足惜。敢惜身"三个字用反问语气,凸显出义无反顾的勇毅,就像战士冲锋时不会纠结"我会不会受伤"。
这种表达的魅力在于:
1. 用日常物品(碗)比喻国家,把抽象爱国情具体化
2. "敢惜身"的质问如战鼓催征,比直接说"不怕死"更有冲击力
3. 两句形成因果——正因为国土残缺,所以甘愿献身,逻辑紧密如誓言
就像现代人说"国土一寸不能少,拼了命也要守住",古人用更精炼铿锵的文字,把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刻进了这14个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