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是有家归未得,杜鹃休向耳边啼。

出自 唐代 佚名 《杂诗杂诗·近寒食雨草萋萋》

译文同样是有家,我却有家归不得,杜鹃啊,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。

注释等是:同样是,都是。杜鹃:鸟名,即子规。

赏析此句是游子久居在外,深切怀念家乡和亲人,却久久不能归家的哀伤和寂寞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有家难回的游子,在杜鹃啼叫声中更添愁绪的画面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动人之处:

1. 矛盾中的煎熬
"有家归不得"是生活中最无奈的处境——明明知道家在何处,却因战乱、生计或责任无法回去。这种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矛盾感,比单纯的思乡更让人揪心。

2. 声音的情绪催化
杜鹃鸟的叫声在传统文化里常被联想成"不如归去",诗人却反常地说"休向耳边啼"。这种拒绝恰恰暴露了他内心最脆弱的伤口——不是不想听,而是听了会更痛苦,就像我们难过时怕听情歌一样。

3. 留白的艺术
全诗没有直接说"我多痛苦",而是通过埋怨鸟儿这个举动,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压抑到极致的乡愁。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"求别再说放假的事了",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加班的心酸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