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尊白酒寄离愁。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临江仙·荷叶荷花何处好》
李辅之在齐州,予客济源,辅之有和。
荷叶荷花何处好?大明湖上新秋。红妆翠盖木兰舟。江山如画里,人物更风流。
千里故人千里月,三年孤负欢游。一尊白酒寄离愁。殷勤桥下水,几日到东州!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最朴实的画面道出了中国人表达离愁的独特方式——以酒寄情。
诗人把酒拟人化为"一尊",仿佛酒是一位沉默的老友。这坛酒不再是普通的饮品,而成了装满思念的容器,承载着无法言说的离别之苦。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独坐窗前的人,摩挲着酒坛,酒水中倒映着远方的身影。
这种表达妙在"以物传情"的含蓄。不说自己多难过,只说要把愁绪装进酒里;不直白写思念,却让读者从酒中尝到了思念的苦涩。就像现代人拍照记录心情一样,古人用酒坛"装载"情感,把无形的愁绪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物。
最打动人的是其中的人间烟火气。没有用华丽的辞藻,选的酒也是老百姓最熟悉的白酒,让每个经历过离别的人都能瞬间共鸣——那些说不出口的想念,最终都化在了与知己共饮的回忆里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