涵养须用敬,进学在致知。
译文用于劝诫人要不断修身养性。修身养性要怀有恭敬之心,学业进步贵在格物致知。
注释涵养:修身养性。致知:格物致知。
赏析这句话强调了涵养与进学的重要性,认为涵养需要保持敬畏之心,进学则在于致知。它提醒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,追求真知灼见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可以拆成两部分理解,核心是讲个人成长的两大支柱:
1. "涵养须用敬"
就像养一盆花需要细心照料,人的内在修养要靠"敬"来培育。这个"敬"不是表面客气,而是指两种态度:
- 对自己:做事有分寸感,不轻浮敷衍(比如认真完成工作,不刷手机摸鱼)
- 对世界:保持谦卑学习的心态(比如看到外卖小哥会想到"他也在努力生活")
现代人常焦虑,往往因为缺少这种"敬"——要么傲慢地评判一切,要么漫不经心地消耗时间。
2. "进学在致知"
获取真本事的关键在于"致知",这比死记硬背深刻得多:
- 像侦探查案:遇到问题要追根问底(比如手机坏了,不光知道"重启",还去了解电池原理)
- 像拼积木:把新知识和旧经验主动拼接(学做菜时联想到化学课的"美拉德反应")
现在很多人刷短视频学知识,看似勤奋实则被动接收,这就是没有"致知"的表现。
两句的关联:
前半句是修心的"软件系统",后半句是练能力的"硬件配置"。就像手机既要有好的操作系统(敬),也要不断升级处理器(致知),人生升级需要两者配合。
现代启示:
在碎片化时代,这句话提醒我们:
- 刷存在感不如修炼专注力(敬)
- 收藏干货不如建立知识网(致知)
本质上是在说:真正的成长,从来不是投机取巧的速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