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谋报国,可怜无用,尘昏白羽。

出自 宋代 朱敦儒 《水龙吟·放船千里凌波去》

译文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,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,白羽扇早已堆积满了灰尘。

注释白羽:白羽扇,古代儒将常挥白羽扇,指挥作战。

赏析此句直陈时事,痛心敌寇猖獗,而英雄报国无路,声情悲苦,忧时伤乱,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,用三个层次传递出深沉悲凉的情感:

1. 奇谋报国——开篇展现热血抱负
像一位天才军师献出精妙计策,渴望拯救国家危难。这里让人联想到"草船借箭"的诸葛亮,充满智慧与忠诚的力量感。

2. 可怜无用——急转直下的现实打击
"可怜"二字突然戳破理想泡沫,就像精心准备的锦囊妙计被昏君扔进火堆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,类似职场中呕心沥血的方案被领导随手否决的憋屈感。

3. 尘昏白羽——充满画面感的悲剧收场
最后用羽毛蒙尘的意象收尾:雪白的箭羽(象征高洁理想)在战火中变得灰暗,如同被沙尘暴掩埋的勋章。这个画面既写实(古代箭矢尾部的白羽)又象征(才华被埋没),比直接说"怀才不遇"更有冲击力。

全句短短十二字,完成了"献计-被弃-凋零"的完整叙事,像一部微型悲剧。现代人读来,既能感受到古代忠臣的无奈,也会联想到自己工作中类似的遭遇,这就是经典诗句穿越时空的魅力。

朱敦儒

朱敦儒 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 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