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床淅沥青梧老,屧粉秋蛩扫。

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《虞美人·银床淅沥青梧老》

译文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,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。

注释银床:指井栏。一说为辘轳架。淅沥:象声词,形容风雨声、落叶声等。屧粉:借指所恋之女子。秋蛩:蟋蟀。

赏析此句写景抒情,秋风秋雨摧残了井边的梧桐,蟋蟀不再鸣叫,佳人那美丽的身影踪迹难寻,透露出词人的相思之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萧瑟画面,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。

"银床"指井栏上的月光,像撒了一层银粉,但"淅沥"的雨声暗示繁华正在褪色;"青梧老"直接点明梧桐树在秋风中苍老,树皮斑驳如老人皱纹。两个意象叠加,让人联想到倚着井栏发呆的人,正看着雨打梧桐。

"屧粉"是古代女子鞋底防滑的木屑粉,这里暗指伊人足迹已消失;"秋蛩扫"用蟋蟀(蛩)在石阶上爬动的细节,代替"打扫"这个动作——不是人在清扫,而是秋虫在清理被遗忘的角落。蟋蟀的窸窣声更衬托出庭院的空寂。

诗人没有直接说"人走楼空",而是用月光下的井台、老梧桐、无人行走的台阶和秋虫这些小物件,像拼图一样组合出物是人非的意境。特别是"扫"字用得巧妙,明明是自然现象,却像有人在刻意抹去生活痕迹,让读者自己脑补出曾经这里发生的故事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