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皋木叶下,陇首秋云飞。

出自 南北朝 柳恽 《捣衣诗》

译文萧瑟凄寒的园圃中,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;窗户下,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。

注释亭皋:水边的平地,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。木叶下:化用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“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的意境。陇首:陇山之巅,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思妇捣衣时所见的秋景,渲染出萧瑟凄冷的氛围,抒发了思妇对丈夫无限的思念和关心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,我们可以拆解成两个画面来理解:

前半句"亭皋木叶下"就像用镜头近距离拍摄:水边的亭子周围,树叶一片接一片打着旋儿飘落。这里的"下"字用得特别巧妙,让人仿佛能看见树叶慢悠悠坠落的轨迹,连树叶摩擦的沙沙声都听得见。

后半句"陇首秋云飞"突然把镜头拉远到山顶:高坡之上,秋天的云朵像骏马一样奔腾流动。"飞"字让静止的云突然有了速度感,和前面缓缓飘落的树叶形成鲜明对比。

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树叶落"和"云朵飞"两个动态画面,把看不见的秋风变得具体可感
2. 近景与远景的切换就像电影运镜,先让我们注意脚边的落叶,再抬头看见远山流云
3. "木叶"带着树木的质感,"秋云"透着天空的爽朗,连触觉和温度都传达出来了

最有趣的是,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惆怅",但通过飘落的树叶和流动的云彩,自然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,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柳恽

柳恽,字文畅,生于宋泰始元年(465年),卒于梁天监十六年(517年)。祖籍河东解州(今山西运城),南朝梁著名诗人、音乐家、棋手。梁天监元年(502午)萧衍建立梁朝,柳恽为侍中,与仆射,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。以后在朝中,历任散骑常侍、左民尚书,持节、都督、仁武将军、平越中郎将、广州(今广东广州)刺史。又“征为秘书监、领左军将军”。曾两次出任吴兴(今浙江吴兴县)太守,“为政清静,人吏怀之。梁天监十六年 (517年)卒,享年53岁。赠侍中,中护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