尔贡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征;昭王南征而不复,寡人是问。

出自 先秦 左丘明 《齐桓公伐楚盟屈完》

 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,荡公。公惧变色;禁之,不可。公怒,归之,未之绝也。蔡人嫁之。

  四年春,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管仲对曰:“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:‘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’赐我先君履:东至于海,西至于河,南至于穆陵,北至于无棣。尔贡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徵;昭王南征而不复,寡人是问。”对曰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。”(徵 同:征)

  师进,次于陉。

  夏,楚子使屈完如师。师退,次于召陵。齐侯陈诸侯之师,与屈完乘而观之。齐侯曰:“岂不穀是为? 先君之好是继,与不穀同好,如何?”对曰:“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,辱收寡君,寡君之愿也。”齐侯曰:“以此众战,谁能御之!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!”对曰:“君若以德绥诸侯,谁敢不服? 君若以力,楚国方城以为城,汉水以为池,虽众,无所用之!”

  屈完及诸侯盟。

现代解析

这段古文是春秋时期齐国使者质问楚国的话,用现代话可以理解为:"你们楚国连该进贡的茅草都不送来,害得周天子祭祀时没东西滤酒,这事儿我得讨个说法;当年周昭王南巡死在你们地盘上,这笔旧账咱们也得算清楚。"

这段话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表面说茅草,实际是政治博弈。用"滤酒的茅草"这种生活化物品作切入点,把国家间的臣服义务说得具体可感,让严肃的外交质问显得有理有据。

2. 新旧账本一起翻。前句说眼前拖欠贡品的事,后句翻出几百年前的老账,两件事看似不相关,实则形成递进压力,展现说话者精心准备的谈判策略。

3. 软中带硬的说话艺术。用"寡人"自称显得克制,但连续两个"是问""是征"的排比句式,又透出不容回避的强硬态度,展现了古代外交辞令的张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