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风地溽,虹雨苔滋,一架舞红都变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过秦楼·大石》

水浴清蟾,叶喧凉吹,巷陌马声初断。闲依露井,笑扑流萤,惹破画罗轻扇。人静夜久凭阑,愁不归眠,立残更箭。叹年华一瞬,人今千里,梦沉书远。
空见说、鬓怯琼梳,容销金镜,渐懒趁时匀染。梅风地溽,虹雨苔滋,一架舞红都变。谁信无聊为伊,才减江淹,情伤荀倩。但明河影下,还看稀星数点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夏日雨后场景,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。

“梅风地溽”说的是梅雨季节潮湿的风,让地面变得黏腻湿润,就像我们夏天遇到回南天时,地板冒水珠的感觉。“虹雨苔滋”进一步写雨后的景象:彩虹刚出现,雨水还挂在空中,墙角石阶的苔藓被滋润得格外鲜绿,就像现在雨后天晴时,我们突然发现墙角多了层毛茸茸的绿毯子。

最妙的是“一架舞红都变”,诗人看着满架蔷薇(或类似藤本花卉),原本鲜艳的花朵在风雨中飘摇,转眼间就褪色凋零。这个“变”字用得特别生动,就像用延时镜头拍花朵凋谢的过程,让人直观感受到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。

整句话没有直接说伤感,但通过“溽”“滋”“变”这些动态描写,让我们仿佛摸得到潮湿的空气,看得到苔藓生长,感受得到花瓣从枝头跌落的过程。这种把抽象的时间流逝,转化成具体可感的自然变化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