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行影亦行,我止影亦止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夏夜玩月》

仰头月在天,照我影在地。
我行影亦行,我止影亦止。
不知我与影,为一定为二。
月能写我影,自写却何似。
偶然步溪旁,月却在溪里。
上下两轮月,若个是真底。
为复水是天,为复天是水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影子比喻人与外物的关系,传递了三个生活智慧:

1. 因果法则
就像阳光下移动身体必然带动影子,生活中每个行动都会引发相应结果。提醒我们做事前要考虑后果,如同注意自己的影子会落在哪里。

2. 自我负责
影子形态完全取决于本体姿态,如同人生境遇往往反映自身选择。与其抱怨环境,不如调整自己——就像挺直腰杆,影子也会变得端正。

3. 主从关系
永远跟着主体行动的影子,暗示着人生真正的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中。外界的评价、际遇都是我们自身状态的投射,改变需从自身开始。

这种比喻的精妙在于,把抽象的人生哲理具象成抬眼可见的生活现象,让人瞬间领悟到:你怎样,你的世界就会怎样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