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惜风流总闲却!

出自 宋代 王安石 《千秋岁引·秋景》

别馆寒砧,孤城画角,一派秋声入寥廓。东归燕从海上去,南来雁向沙头落。楚台风,庾楼月,宛如昨。
无奈被些名利缚,无奈被他情担阁!可惜风流总闲却!当初漫留华表语,而今误我秦楼约。梦阑时,酒醒后,思量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可惜风流总闲却”直白来说,就是感叹那些美好的才华、情趣或机会,常常被白白浪费或搁置不用。

我们可以拆解来看:
1. “风流”——不是指花心,而是指一个人出众的才情、潇洒的气度,或是生活中那些雅致的趣味。比如会写诗、懂音乐、爱赏花,甚至只是和朋友畅谈的快乐时光。
2. “闲却”——就是被闲置、被冷落。像一把好琴丢在角落蒙尘,或是一身本领无处施展。
3. “可惜”——带着深深的遗憾,像看着一朵花还没盛开就凋谢了。

这句话戳中的是现代人也有的体验:
- 你买了本书想提升自己,结果在书架吃灰;
- 你曾热爱画画,却因为忙碌再没拿起画笔;
- 甚至年轻时敢想敢闯的劲儿,被生活磨平了……

它的魅力在于用短短七个字,道出了人人心中那种“明明可以…却没能…”的怅然。既是对个人遗憾的共鸣,也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无奈——美好事物总难逃被冷落的命运。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