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此怀悲凄,终晓不能静。
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杂诗十二首·其二》

白日沦西河,素月出东岭。(西河 一作:西阿)
遥遥万里晖,荡荡空中景。(晖 一作:辉)
风来入房户,夜中枕席冷。
气变悟时易,不眠知夕永。
欲言无予和,挥杯劝孤影。
日月掷人去,有志不获骋。
念此怀悲凄,终晓不能静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直白地描绘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悲伤情绪。"念此"就是"想到这些事",可能是生活中的困境、失去的人或未实现的愿望;"怀悲凄"三个字像一块浸透苦水的海绵,把内心的酸楚感完全挤压出来。最妙的是后半句"终晓不能静"——从深夜到天亮("终晓"),情绪始终像煮沸的水一样翻滚不息,连表面假装平静都做不到。这种通宵达旦的煎熬感,现代人玩手机到凌晨依然心绪难平时最能体会。诗人没有用任何夸张比喻,就用"不能静"三个最平常的字,精准戳中了人类情绪失控时那种坐立不安的共通体验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