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寻旧踪迹,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追忆往事的场景,用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传递出细腻的情感。
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:夜深人静时,主人公翻看旧物寻找过去的痕迹("闲寻旧踪迹"),此时耳边传来带着哀愁的琴声("又酒趁哀弦"),桌上的灯火照亮了已经散场的离别宴席("灯照离席")。三个动作像电影镜头般自然衔接:翻找旧物时听到音乐,抬头看见空荡的酒席。
诗人用"哀弦"和"离席"两个具体事物,巧妙地把抽象的情绪变得可听可见。琴声的哀愁、宴席的冷清,不需要直接说"我很伤感",读者就能感受到物是人非的落寞。特别是"趁"字用得精妙,仿佛哀愁的琴声追着酒意而来,让追忆往事的氛围更加浓郁。
这种写法就像我们现代人翻看老照片时,突然听到一首曾经单曲循环的歌,眼前浮现出当年聚会散场时的场景,不需要刻意抒情,怀念之情自然涌上心头。
周邦彦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