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看深来尺许强,偏於薄暮发寒光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观雪二首·其一》

坐看深来尺许强,偏於薄暮发寒光。
半空舞倦居然嬾,一点风来特地忙。
落尽琼花天不惜,封它梅蕊玉无香。
倩谁细橪成汤饼,换却人间烟火肠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冬日傍晚的雪景图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最生动的画面感。

“坐看深来尺许强”是说:我坐着看那积雪渐渐加深,已经有一尺多厚了。“尺许强”这种口语化的表达,就像我们平时说“大概一尺多”,让厚重的积雪变得具体可感。一个“深”字既写实(积雪厚度),又暗含时间流逝(雪持续下了一整天)。

“偏於薄暮发寒光”最妙在“偏”字:天色越暗,积雪反而越发明亮。就像现在冬天傍晚,路灯照在雪地上会反射出清冷的银光。诗人捕捉到这个日常现象,用“寒光”二字既写视觉(雪的反光),又写触觉(刺骨的冷意),把冬日特有的清冽感写得透骨传神。

全句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用手机拍下雪景发朋友圈:前句记录客观事实,后句突然来个特写镜头,平淡中见惊奇。这种“用家常话写惊艳感”的手法,正是古诗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