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鸣村巷白,夜色归暮田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晚归图:
1. "鸡鸣村巷白"——天刚蒙蒙亮,村里的公鸡开始打鸣,巷子里泛着晨光。这里用鸡鸣和晨光两个最典型的农村元素,瞬间激活了我们对乡村清晨的记忆,仿佛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,看到雾气中泛白的土墙。
2. "夜色归暮田"——农民们一直劳作到天色完全暗下来,才从田间归来。一个"归"字暗含了辛勤,而"暮田"这个搭配特别生动,让人联想到暮色中弯腰收割的身影。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
- 用早晚两个时间片段,就概括了农人一整天的劳作
- 没有直接说"辛苦",但通过"白"到"夜"的时间跨度自然流露
- 像电影镜头一样,前一句是清晨的空镜头,后一句是傍晚的人物剪影
- 颜色对比鲜明(白/夜),声音效果丰富(鸡鸣/寂静的暮色)
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淡中见真情的表达,让人感受到农耕生活中日复一日的坚韧与诗意。
柳宗元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