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影扶疏,谁便道,今夕清辉不足?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念奴娇·断虹霁雨》
八月十七日,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,过张宽夫园待月。偶有名酒,因以金荷酌众客。客有孙彦立,善吹笛。援笔作乐府长短句,文不加点。
断虹霁雨,净秋空,山染修眉新绿。桂影扶疏,谁便道,今夕清辉不足?万里青天,姮娥何处,驾此一轮玉。寒光零乱,为谁偏照醽醁?
年少从我追游,晚凉幽径,绕张园森木。共倒金荷,家万里,难得尊前相属。老子平生,江南江北,最爱临风曲。孙郎微笑,坐来声喷霜竹。(风曲 一作:临风笛)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月光下的唯美画面:桂树的枝叶繁茂("桂影扶疏"),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。有人质疑今晚月光不够明亮("谁便道,今夕清辉不足"),但诗人用反问语气巧妙反驳——谁说今晚月光不美呢?
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桂影"这个具体意象代替直说月光,树影婆娑反而更显出月光的灵动
2. "扶疏"二字让静止的树影有了动态美,仿佛枝叶在月光中轻轻摇曳
3. 反问句暗含深意:不是月光不明亮,而是观察者缺少发现美的眼睛
4. 通过质疑他人的评价,反而强化了月色的清幽雅致
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照时发现光影交错很美,旁人却说"今天光线不好",而懂行的人知道,这种朦胧的光影才是独特的意境。诗人正是用生活化的场景,传递出"美在于发现"的哲理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