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上海棠梨,雨晴红满枝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菩萨蛮·翠翘金缕双鸂鶒》

翠翘金缕双鸂鶒,水纹细起春池碧。池上海棠梨,雨晴红满枝。
绣衫遮笑靥,烟草粘飞蝶。青琐对芳菲,玉关音信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海棠的生动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鲜活的自然之美。

"池上海棠梨"就像一张特写照片:池塘边,海棠树的枝丫横斜在水面上,枝头缀满梨花般的小白花。这里用"梨"形容海棠花的颜色和形态,既点明了花的洁白娇小,又让人联想到梨花的清雅,一笔写出双重美感。

"雨晴红满枝"是动态的镜头切换:骤雨初歇,阳光穿透云层,原本白中透粉的海棠花被雨水洗得发亮,在光线折射下仿佛突然迸发出红艳艳的色彩,整棵树像被点燃了一样灿烂。"红满枝"的"满"字尤其精妙,让人仿佛看到花朵从枝干底部一路红到梢头的热烈景象。

诗人捕捉的是雨后转晴的瞬间奇观——雨水让花色更艳,阳光让颜色更透,这种稍纵即逝的绚烂被永久定格在诗句中。不用任何华丽辞藻,仅用10个字就让我们看到水光花影的交错、白红颜色的渐变、晴雨交替的灵动,这正是古典诗歌"用家常话写惊奇景"的绝妙之处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