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宴酣之乐、非丝非竹,太守乐其乐也。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瑞鹤仙·环滁皆山也》
环滁皆山也。望蔚然深秀,琅琊山也。山行六七里,有翼然泉上,醉翁亭也。翁之乐也。得之心、寓之酒也。更野芳佳木,风高日出,景无穷也。游也。山肴野蔌,酒洌泉香,沸筹觥也。太守醉也。喧哗众宾欢也。况宴酣之乐、非丝非竹,太守乐其乐也。问当时、太守为谁,醉翁是也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的意思是:宴会上真正的快乐,并不在于音乐演奏多么美妙,而在于太守(地方长官)能与民同乐,享受大家共同的欢乐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妙之处:
1. 反常识的快乐观——普通人觉得宴会要有好音乐才尽兴,但作者指出快乐的本质在于人心相通。就像现在朋友聚会,重要的不是吃什么玩什么,而是大家真心相处的氛围。
2. 领导者的境界——这位太守不摆架子,不搞特殊待遇,而是融入百姓之中。就像现在的好领导,不是高高在上享受特权,而是和团队打成一片。
3. 双重快乐——百姓快乐,太守因百姓快乐而快乐,形成温暖的循环。就像看到家人开心,我们自己会更开心一样。
这句话用最朴实的场景,展现了最高级的人际关系智慧: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的共鸣,而不是外在的排场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,无论是朋友相处还是团队管理,核心都是"共情"的能力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