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涛寂寞打孤城,风樯遥度天际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西河·金陵怀古》

佳丽地,南朝盛事谁记。山围故国绕清江,髻鬟对起。怒涛寂寞打孤城,风樯遥度天际。
断崖树、犹倒倚,莫愁艇子曾系。空余旧迹郁苍苍,雾沉半垒。夜深月过女墙来,伤心东望淮水。
酒旗戏鼓甚处市?想依稀、王谢邻里,燕子不知何世,入寻常、巷陌人家,相对如说兴亡,斜阳里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茫壮阔的江边景象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
1. 画面如电影镜头
"怒涛寂寞打孤城"像一组动态特写:汹涌的浪花(怒涛)不知疲倦地拍打着荒凉的古城墙,而"寂寞"二字让整个画面突然安静下来,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浪与城的千年对话。后一句镜头拉远,看见几片风帆(风樯)在遥远的水天交界处缓缓移动,就像从画框边缘滑入画面。

2. 藏在动静中的情绪
表面上写的是自然景观,实则暗含人生况味。浪花拍城是激烈的"动",孤城矗立是永恒的"静",而远方若隐若现的船帆,就像人生中那些看似触手可及却永远难以把握的机遇或理想。这种对比让人自然联想到孤独、坚守与渺茫的希望。

3. 文字的音乐美
诗句自带节奏感:"怒涛"二字如浪头砸下,"寂寞"突然收住气势,"打孤城"三个字像浪花碎裂的声响。后半句"风樯遥度"的轻柔与"天际"的悠长形成余韵,读起来像一首波浪起伏的小夜曲。

这种写法妙在:用眼睛看得见的景象(浪、城、船),说出了眼睛看不见的情绪(孤独、等待、向往),就像用天气预报的形式,道出了人生的阴晴圆缺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