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水渡溪桥,凭栏魂欲销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菩萨蛮·雨晴夜合玲珑日》

雨晴夜合玲珑日,万枝香袅红丝拂。闲梦忆金堂,满庭萱草长。
绣帘垂箓簌,眉黛远山绿。春水渡溪桥,凭栏魂欲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站在溪边小桥上凭栏远望时,内心涌起的深沉情感。

画面感:前五字“春水渡溪桥”像一幅动态水墨画——春日的溪水潺潺流过小桥,既有流动的生机,又带着自然的宁静。后五字“凭栏魂欲销”突然转向人物特写:一个倚着栏杆的人,望着春水出神,仿佛连魂魄都要被眼前景致融化消散。

情感张力:表面是宁静的春景,内里却暗涌着强烈情绪。“魂欲销”三字尤为传神,既可能是被美景震撼的沉醉(类似现代人看到绝美风景时“美到窒息”的感觉),也可能是触景生情的惆怅(比如思念、孤独或时光流逝的感伤)。诗人故意不说破具体情绪,反而让读者能代入自己的体验。

精妙之处
1. 动静对比:流水是动的,凭栏人是静的,一动一静间突出人物内心的波澜。
2. 留白艺术:不直接写“我伤心”或“我快乐”,而是用“魂欲销”引发联想,比直白抒情更耐人寻味。
3. 瞬间捕捉:像按下相机快门,定格了春天里一个充满感染力的刹那,让百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情。

这种写法启示我们: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,往往是用具体画面唤起抽象情感,而非直接告诉读者该感受什么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